《擄掠致富。》
【解釋】
用強力搶奪別人的財物以致富。
【分析】
官吏剝削百姓,私下竊取公帑,或是土豪劣紳重利放
貸,這些都是擄掠的行為,用這些方法而獲致財富,
都是造了使人家破人離,妻啼子哭的惡業;所以用這
種的手段所得來的財富,怎麼能夠安心的享有呢?
難道沒有聽說過撲滿的道理嗎?漢書上把撲滿稱作
「銗」,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悶葫蘆啊!它是用陶器做
成的,上面有一個孔,只可以放錢進去;而錢進去之
後,就拿不出來了。
人們用它來存錢,等到錢存滿了,就把撲滿打破取出
錢來,所以稱它作撲滿;當它在聚錢的時候,惟恐它
不滿,等到錢滿了,就得把它打碎了才罷休;這時候
撲滿破了,錢也空了,兩樣都變成了虛無的;所以藏
的愈多,丟的也就愈多,跟撲滿沒有兩樣啊!
故事一:
宋朝的文潞公彥博出任長安司法首長的時候,有一天
到了奔牛堰,那裡有一頭牛,忽然說了人話:「我與
文彥博同朝做官二十年,今天我有何面目再見他
啊!」
管理奔牛堰的士兵,就把這件事情向文彥博報告;文
彥博就命士兵把牛牽來,這條牛就伏在地上低著頭,
眼淚流得就像下雨一樣。
文彥博大聲的嘆道:「我的同事,在世時因為偷偷的
掠奪公家的錢,今天才會得到這個報應啊!」因此就
命家中管帳的人,拿出了二十貫的錢,給這條牛添加
些草料吃。
【再析】
須知官府的錢,是人民所納的稅金,而文彥博的同事
變成牛來築水堤,就是來償還他欠人民的債啊!看到
了這件公案,就應當要仔細的想想啊!
故事二:
蘇州有位賣油人,有一天賣油的時候,經過了一個大
富人家,看到富人家的一個五歲小孩,頭上戴著紅
帽,胸前配著金鎖,於是心中起了惡念;就把孩子抱
到偏僻的地方殺了;然後取走孩子身上的金飾,於是
他突然的變得富有。
後來他生了一個兒子,長相與他殺死的那個小孩非常
的相似,他心中就很討厭這個孩子;當小孩長到五歲
的時候,正逢夏天,天氣很熱,賣油人偶然的睡了一
覺,小孩拔下他插在髮髻中的銀簪,就拿著銀簪在賣
油人的胸膛刺著玩;賣油人以為是蒼蠅在叮他,舉起
手來一拍,銀簪就貫穿了他的胸部,當場就一命嗚呼
了。
【再析】
看到這個公案,喜歡用金飾珠寶為兒女妝飾的父母,
真是應該要戒除這個習慣;就是有錢,也不能夠招
搖,以免引人覬覦,而惹來了殺身之禍啊!(摘錄自
太上感應篇註講證案彙編白話節本卷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