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迴光返照 自我安心》
學佛的人,最重要的是要擁有一顆如如不動之心,也就是專一的、不變動的禪定之心。這如如之心,就是這麼的清楚、明瞭、斷然、覺悟,這也是人們真實本來的面目。
凡夫眾生的心念總是起伏不定的,一念消滅,另念又起,因而念念不斷生死就不斷。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做到「如如不動」呢?就是必須以一顆「清靜心、平常心」去看這個世界。
反之,如果一個人不能抱持清淨平常的心,就會落入善惡兩端。甚至看到別人的善,不但不會去讚美他,還會去忌妒他;看到別人的惡,不但不會去憐憫他、勸導他,反而還會去排斥他,這樣不但不能感化他,甚至激起仇恨、對立,就是一般見識。
有人問:「什麼是道?」禪師回答:「平常心是道。」這個話就是無上心法,人能保持「平常心」、就沒有「貪嗔癡」、「愛怒恨」了。
在這寬廣無垠的天地裡,無論是男女老幼、動植飛潛、抑或胎卵濕化,皆共生共榮於這個世界,我們必須接受它,不能以「愛憎喜惡」擾亂了「本來清淨之心」,我們必須包容它。
《般若心經》講:「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」凡夫眾生就是因為「五蘊不空」,所以苦痛才會源源不斷。
五蘊就是「色受想行識」,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假不真的,學佛的人一定要有正見,用智慧去觀照,對外界的一切要保持如如不動,一切現象,實質本空;一切的「稱譏毀譽」,與自性無關,與成佛無關,根本不需去罣礙煩憂。
但非教你行惡再觀空,只是告訴你惡的本質亦空,因他為惡的背後業報自臨,不須你操心涉入而共業,產生更大汙染面。
《金剛經》說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」六祖亦說:「不思善、不思惡。」又說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」這種境界就是五祖所說的:「如如之心,即是真實。」也就是所謂的「無上菩提自性」。(摘錄自六祖壇經講座第一集行由品)
留言列表